平常的日子
連揚志長老
當教會宣佈今年我們將要舉辦國語夏令會時,我真的相當期待。然而,當夏令會因為金郡的新冠肺炎病例增加而取消時,我深深的失望了。在我年少歲月裡,教會退修會在我屬靈生命旅程中佔著特殊的席位。對我來說,退修會一直是我從日常生活中退到「山頂」在那裏經歷上帝同在的時刻。現在,我意識到這樣的屬靈觀點有著嚴重的缺失。我就像是靈性上的癮君子,一直期待著下一個「高峰」。我認為日常生活既枯燥又乏味。這樣的屬靈觀點淡化了上帝在日常生活中的同在。
在基督教年曆裡,從五旬節主日到第一個降臨節主日被稱為常年期 (英譯為 Ordinary Time平常的日子)。在這平常的日子裡,我們學習如何在最小、最平常的活動中洞察上帝的同在並顯明祂自己。傅士德(Richard Foster) 在他的著作《屬靈傳統禮讚》(Streams of Living Water) 一書中稱這種屬靈傳統為道成肉身的傳統。此屬靈傳統專注於「使無形的屬靈領域成為現實和可見的」。透過操練,我們可以經歷上帝在日常生活中真實的顯明,並祂積極地參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小事務。不同於希臘思想,基督徒認為屬靈與物質不是相互對立而是相輔相成的。上帝亦透過物質的方式向我們顯明祂自己。例如在主日守的聖餐:基督藉餅和杯與我們同在 (約6:56)。
威廉‧坦普爾 (William Temple) 認為上帝存在於日常現實中:在藝術家的畫作中、醫生的照顧下及朋友富有同情心的行為裡。我們可以實踐道成肉身傳統的一種方法是邀請上帝進入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個經歷。我們邀請上帝在工作中激發創造力和生產力。當處理繁瑣的家務時,我們邀請上帝撫慰破碎的家庭關係,解決親人之間的衝突。當我們同聲敬拜時,我們邀請上帝堅固我們在主內的相宜。因此,上帝不僅在山頂,祂更在日常生活中與我們同行,將每一個稀疏平常的日子都轉化為神聖的時刻。 (范文琤中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