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道路是主的道路
連揚志長老
上個星期三,終於有機會觀看我一直以來最喜歡的音樂劇《悲慘世界》。雖然我已經無數次地在車裡聽過這些歌曲,但是現場的劇院表演帶來了全然不同的感受。音樂和歌曲固然觸動我的心弦,但故事中的角色和情節更是震撼人心。尚萬強和賈維這兩個經典的人物正是恩典和律法的化身。
如果你今天遇到賈維,可能會覺得他是位讓令人欽佩的人物。他憑自己的努力和奮鬥從貧困中走出來,成為一位人人尊敬的督察。他有著堅定不移的正義感 -- 對就是對,錯就是錯,沒有任何灰色地帶。最重要的是人人當奉公守法。賈維對律法本質的理解如此堅信不移,以至於他從未質疑過自己的作法 (在樂劇《繁星》中他詠唱:「我的道路是主的道路」)。這正是律法主義法利賽人的特點。
楊菲力(Philip Yancey) 在他的回憶錄《找恩典的人》中,回想了在嚴苛母親下成長的日子。他父母原計劃前往非洲宣教,但父親不幸感染了小兒麻痹症而身亡。悲痛的母親將菲力和哥哥馬歇爾奉獻給神,為他們夫妻倆完成夢想。
菲力的母親對兩個兒子抱著很高的期望,但他們無法達到,以至於後來放棄了嘗試。當馬歇爾違抗母親的意願,離開聖經學院選擇走自己的路時,母親竟發誓說,她會在餘生的每一天禱告,求神因他的背叛破碎他,讓他癱瘓或發瘋,直到自己的盡頭。母親嚴厲的立場根植於一種基督教基要主義極端的思想,認為可以達到無罪完美的狀態。所以,她自認對上帝旨意的理解是毫無缺陷的。
賈維和菲力的母親有幾點相似之處,他們都堅持嚴格遵守法律,以克服困境為榮,並認為別人也當可以做到。他們對神旨意的理解極為自信,不留任何疑問或質疑的餘地。不幸的是,他們律法主義的思維最終導致了人生的悲劇。賈維投河自盡,而菲力母親的頑固信念導致她兒子馬歇爾背棄遠離神。傲慢阻止他們看到唯一能改變人內心的力量是神的恩典。(中譯:范文琤)